天津新东方烹饪学校校企合作单位巴黎贝甜
来源:天津新东方烹饪学校 发布时间:2017-05-12 16:14:30 浏览量:
2003年,巴黎贝甜在上海成立了第一家艾丝碧西食品有限公司。两年后扩展到北京,如今在北京、上海、南京和天津已有34家直营店和2家工厂,单店的日营业额也从2006年5000元增长到了20000元人民币。
店面的选址很重要,目前北京的9家直营店多数选在商圈比较成熟的地方,而二环内老城区则偏少。“虽然我们在北京的店面数量不是最多的,但是我们的销售额并不比其他面包店差”北京艾丝碧西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文赏准说。
作为中国最大的韩国城,望京地区固定居住的韩国人接近7万。而从营业额来看,经营最好的要数望京这一家。而作为唯一一家在社区开的店,阳光上东巴黎贝甜面包店瞄准了居住在这一带的企业高管、海外和“海归”人士。“这里住户都是受过高等教育、有海外留学经验的人,外国人也很多,他们中的大多数不仅有面包消费习惯,更重要的是拥有高端面包的消费能力”。
在中国,面包还是下午茶、早餐等代名词,不可能成为主食。首尔人口1000多万,而北京人口3000多万,但是韩国首尔的面包市场却是北京的10倍以上。
中国人本来就没有面包的消费习惯,刚进入中国时,只有现在的四分之一大小,价格却高出一倍以上,想把他们吸引进店里并愿意支付比其他面包店高出2到3倍的价格,巴黎贝甜着实需要费一番功夫。
“宫保鸡丁”、“西红柿炒蛋”,谈到产品的本土化问题,巴黎贝甜的生产技术总监李根福等不及旁边的翻译用他并不怎么纯正的中文回答,他正在考虑在面包中加入更多的中餐元素,以满足中国人的口味。
刚刚进入北京市场的85度C,以更低廉的价格出售时尚的面包,使李根福感到了压力。他掌管着除了前台外的所有后厨大权。他亲自去85度C买来面包回来分析。 实际上,李根福技长最主要的研究方式还是竞争店调查,“只要听说哪家面包卖得好就立刻买回来品尝研究。”“中国人的口味重,喜欢在面包上加入肠类,蒜蓉,肉松,蓝莓等”,针对中国人的消费习惯,研发中心扩大的面包种类,发明出了调理面包吸引更多的中国客人的眼光。
巴黎贝甜把法国面包卖到中国来,绝不仅是看中了那些在华的 “海归”和海外人士,未来的目标客户群还是中国的“土著”居民。现在在一些商区的面包店里,入口处的法式面包已经被调理面包占据,这正是洋面包“土著化”的一个表现。
文赏准回忆起巴黎贝甜在2003年刚进入中国的时候,基本是8:2的比例,有80%是外国人,但是现在已经能达到3:7的比例了,中国占了大多数。这让巴黎贝甜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中国人口多,不需要把面包当主食,只要有更多人吃就会有很大的市场了”。